(據 棋牌大師頭條號報道)
15日開始的第22屆農心杯「圍棋傳說國家對抗賽」邀請了過去引領世界圍棋的中日韓三個國家的6名棋手出戰,也將這些圍棋前輩重新拉回了大眾視野,作為曾經開創個人時代的李昌鎬,他的棋風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日本著名棋手加籐正夫也曾說過:「別人的棋看一遍就懂了,李昌鎬的棋需要看兩三遍才能懂。」
就此,知乎網友特別提問道:「看石佛全盛期的棋譜,招法樸實無華,很少特別出彩的妙手鬼手,對手很多時候也沒下什麼重大的惡手,但對手總是下著下著形勢就不行了。到底原因在哪裡?為什麼後面沒有再出現像李昌鎬這種獨特棋風的棋手?」 讓我們來看看知乎棋迷們如何解答。
知乎作者:地鐵流
謝邀
看到知乎有此疑問感覺很有價值,於是嘗試著回答一下。
原問之「看石佛全盛期的棋譜,招法樸實無華,很少特別出彩的妙手鬼手,對手很多時候也沒下什麼重大的惡手,但對手總是下著下著形勢就不行了。到底原因在哪裡?」
------------------------------------------------------------------------------------------
我認為,大李在對局中之所以用本手推進而對手似乎也沒下壞棋可笑到最後的卻是大李,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大李的後半盤制勝策略!大李幾乎是重新定義了收官技術。過去收官大致是計算目數後的順序排列,但大李不同,他把官子變成在可能的變化計算基礎上的戰鬥,所謂盡其變(引用吃龍萬噸的觀點),這使得他在後半盤精密收束方面領先同時代大約兩個身位,而那個時代絕大多數高手普遍不重視收官技術,忽略了看似不起眼的收官技術對棋局的勝負有立竿見影的影響,可想而知大李獨闢蹊徑之後能獲得多大的收穫了。這就是大李肯用本手推進的原因所在,本手推進雙方的差距大致上不大,一待棋局進入後半盤後大李憑藉著精密收官就可一舉超越對手。這個策略其實還能派生出一個利益讓大李單獨享用,這是因為大李時代世界棋賽基本都是三小時用時,一般而言下到後半盤對局所剩的時間都不多了,這時的收官需要快速計算、需要敏捷的反應、需要高度的專注,而大李面對著50後、60後強手時因為年輕具備腦力好、體力好的優勢,在短時間比拚計算速度、反應靈敏時大李必然得利。大李在圍棋界猶如哥倫布豎雞蛋一般開啟提升戰術權重的嶄新模式這和棋界傳統主流大為不同,傳統主流注重全局子力配置這以中日超一流棋手為主,其多數不注重後半盤研究、中盤力量匱乏,專注於掌握佈局戰略的精妙構思,令世人驚訝的是大李這樣戰術權重派居然將主流戰略權重派們打得是落花流水一敗塗地。
曹薰鉉大約是最早發現這點的人,他對陣大李發現如果本手對本手,一到後半盤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李率先撞線,於是他試圖在中盤攫取更多的利益,不料脫離本手的往往是無理手,可一出無理手就被大李緊緊揪住不放,實際上大李同樣擁有強大的中盤掌控力,只不過他偏重拿來防守,可若對手一味過分進逼大李絕非沒有反擊力量。所以在大李稱霸棋壇時50後、60後超一流棋手都很難拿出有效遏制大李的辦法來。
70後棋手卻為大李後半盤制勝戰略的表面現象所誤導,以為稱雄棋壇只需在後半盤下功夫就可以磨垮前輩高手(不僅是我國70後棋手被迷惑,韓國70後也被誤導了),殊不知前輩高手如曹薰鉉這樣的天才可以通過加速中盤打擊來衝垮70後的防線,而70後們在對陣大李時一開始後半盤普遍沒有大李精準,另外他們缺乏大李隱藏的中盤掌控力和更準確的局面觀察力,所以70後一代在大李的全盛期無法給大李製造出有份量的威脅。我們以常昊為例,他是中日韓70一代國手中最為接近大李的人,但即便常昊較大李也相差甚遠,大李92年就開始奪取世界冠軍,而常昊在拿到世界冠軍時比大李晚了整整13年!在06年前,常昊和大李對局數為26局,常昊5勝、1和、20負,勝率僅有20%。
至於「為什麼後面沒有再出現像李昌鎬這種獨特棋風的棋手?」
----------------------------------------------------------------------------------------
這是因為80後天才棋手對大李稱霸棋壇的秘籍看得明白,他們基本都具備大李的收官技術,在和大李對局時會早早的將局面引入到動盪的格局,這時大李發現自己不能再如過去一般一味忍讓,因為讓步後等到後半盤對手收束也很緊湊,就沒法再把差距給追回來。於是被迫在中盤和80後大打出手,由於80後的衝擊力更加強悍(例如一開始是小崔、小李),大李左支右絀於是開始衰落。大李對此也不是沒想過應對的辦法,他開始轉變棋風,據馬曉春九段觀察發現大李受到80後衝擊轉而依靠大局判斷力取勝。馬曉春進一步解釋:「說得通俗點,就是他到關鍵處,都給對手A、B、C三個點甚至更多點選擇,你的棋力不如他高,第1次就算你選對了,但第2次、第3次呢,肯定會選錯,這樣累積下來大李往往不用屠龍就已將差距拉大了。。。。。。。如果你只給對手一種選擇的話,那他就知道怎麼下了,比起算路來,你也未必就比人家強多少,那勝負就難說了」。這些措施不是沒有起到作用,例如自06年至12年初大李打進世界決賽仍大約有30%的成功率,但大李隨著年齡上升計算力、集中力的下降,一打到決賽就無力進擊,只能目送著對手折桂。或許大李對個人賽事的勝利也不再執著,只偶爾在農心杯這樣的團體賽事上集中精力施展雷霆一擊以確保韓國獲勝。自80後開啟暴力圍棋以來,無論是崇山峻嶺的大局觀派,還是以靜制動的防守派都無法躲避暴力圍棋強加而來的一波又一波的戰鬥邀約,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未有大李這樣的防守型圍棋風格的選手能夠重新一統江湖。
自阿爾法橫空出世後,暴力圍棋看似天經地義的一言不和大打出手模式已被阿爾法輕鬆化解,通常人類棋手和阿爾法對局在五十手之後就已經明顯落後,期待著人類棋手向阿爾法學習後能讓以靜制動的防守型圍棋早日重新煥發活力。
知乎作者:李昊陽
不是李昌鎬擁有獨特棋風,而是有時代的局限性,導致了下棋也有流行與不流行之說(包括各種變化),而這個人擁有的本事是能把所有的事情整合起來 並發揮自己優勢使得對手沒有機會。
說的有點亂,大概意思是,老聶靠前五十手把日本棋手殺得屁滾尿流,只要我自己後半盤不打勺子,我就贏下來了,這就是老聶能獨步擂台賽的原因。
李昌鎬是,我前面根本不用用力,我只要在收數上稍微搞點事情,前面兩分的局面我就能贏下來了。
人們找到了限制老聶的辦法,就是迫使他後半盤打勺子,鑒於老聶又抽煙又吸氧身體日下,所以無法神力加持最終步下神壇。
然而這個大李下棋就很奇怪,你找不到拚命的地方,即便前期拼出不大的優勢,也總能在最後被人家半目翻盤,60.70後正常棋手暴力值有限,因此李昌鎬獨步天下,老曹也無法與之抗衡(唯有我認為下棋不正常的伊田神人可以和大李有來有回)。
後來八零後棋手登上舞台,開始了所謂的衝擊,隨著時間的推移,感覺上距離摸到李昌鎬的毛越來越近的時候,大李改變了戰術,原本是咱倆保持均衡,最後我收官贏半目,你的對策是強行在中盤結束比賽,不給我收官機會,那麼好,我來給你選,某一步有abc三個選擇,你看你選哪個,這樣你一次選對兩次選對,你一但有一次出錯,前面的辛苦又付諸東流,相當於優勢沒有了,就又變成了李昌鎬的收官名局。
直到後來老了,發現收官收不動了,於是李昌鎬主動出擊力爭中盤結束戰鬥,這樣就給了別人擊敗他的機會。但是不管怎麼說,我覺得單論實力,這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
最後說一下,李昌鎬的官子是有自己的一套算法,一般人看都看不懂,這個技術至少領先時代二十年,小時候教練告訴我,李昌鎬的譜不要打,看都看不懂的。
知乎作者:高科技
先要說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之前是日本棋手的王朝時期。中國日本棋手都一樣,主要是注重開局佈局和大局觀。對於官子啊,什麼比較輕視。李昌鎬,他是第一個死摳官子的人。總是靠著細緻入微的計算,每次都贏一點點在官子上扳回來。這是第一點,就是李昌鎬超乎當時人很多年的官子技術。就是只要開局和前半盤別落後太多官子就能追回來。這也就導致李昌浩不用放大量的勝負手,不用下很特別很的,特別力量的棋,你就能保證它很高的勝率。第二點,李昌鎬還有不次於任何人的大局觀。有一點像現在的AlphaGo,每一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勝率。其實,人類棋手往往比拚的不是誰有更強的手筋,而是誰不出錯。李昌鎬可以算是非常勤奮的棋手,他用大量的練習保證了它很低的出錯概率,同樣,他的專注度也是常人比不了的。第三點,李昌鎬沒有軟肋。佈局和官子就不說了,光是他的力量也是十分強的。只不過他追求的是51%的勝率,也就是他一般不會使用。但是一旦你下出過分手,他都能懲罰你。
總而言之,李昌鎬的強大,是由它龐大的專注力所構成的,也就是當他年齡一旦大了以後沒有這麼專注了,他馬上就會下降,這也就是他下滑的原因。李昌鎬沒有像柯潔那樣鬼妙的手段,也沒有像古力或者李世石那樣不講理的戰鬥力,但是他在圍棋上最大的天賦就是專注度了。
在「如何評價李昌鎬」上,也有對於他棋風和性格的精彩回答。
作者:匿名
在他巔峰的年代,中盤甫定收官伊始之際,當所有與他對局的人憑「感覺」認為自己盤面佔優時,他已經能夠做到:
- 精準周密地計算清楚了後半盤所有變化,以及——
- 基於這些變化圖,對當前局面的發展給出了精確無誤的形勢判斷——雙方都下出正解,則他半目取勝。
然後結局幾乎次次都不出意外,以上這一幕在1995-2004年間上演了無數次。雖然和他搭戲的對手大體上分為老中青三代,但這齣戲基本上就沒改過台本。隨著這個劇情已失去懸念,橋段變得越發狗血,大家的台詞也漸漸固定下來——「我前半盤贏多了,奈何後來官子出錯,被李昌鎬半目逆轉」。
不過在我看來,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的——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不亦小乎?
——《莊子》
當初在棋界名筆張大勇的《世紀龍虎榜——20世紀圍棋霸者綜合戰力排行榜》裡面,看到過對李昌鎬的評價:
稀世的大天才,棋才堪比日本歷史上一百五十年一遇的「棋豪」秀策。以靜制動,均衡神算是其最顯著的特點。心理素質優越,失誤率低,行棋厚實卻能保持實地的均衡,等待功夫深厚。在以攻擊和殺棋為主流的韓國棋界,他的棋卻有一種陰雨天潮濕的力量,隱忍中藏鋒銳,一旦獲得優勢就能以最穩健的著法運轉至終局,劣勢時常能靠隱忍之力逆轉敗局。後半盤和官子強大,常在複雜的官子之爭中得點,成為其神奇勝率的重要保障。弱點是佈局和大局較平淡,整體感覺稍遜。
二十世紀的圍棋,概括來說,前五十年吳清源,後五十年李昌鎬。
李昌鎬不曾年輕,吳清源從未老去。
補充答案,兼復評論區
@張辰LMY兄:
那就說點你更難接受的:李昌鎬這樣的棋,實際上是圍棋發展到現今這一階段的大勢所趨。放到歷史裡做比較,舊時代日本圍棋,形態上更像宗教;吳清源、木谷實攜手完成了宗教改革;籐澤、阪田加六超干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到李昌鎬這個階段,就輪到科學、技術,工業革命這些比較理性的內容上台出場了;而如今,道場少年的成長狀態和棋的內容,鮮明地打上了信息革命與互聯網時代的烙印。
任你不贊同、不支持也不接受,我還是認同國父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儘管我對所有的失路英雄都懷有崇高的敬仰與深深的讚賞,我也不會讓個人情感凌駕於對大勢所趨的接受之上。任何一個接受過現代科學訓練的人,都不應該將情感與理智混為一談,更不應該將個人好惡作為對事實的評判標準。
我欣賞李昌鎬,即便他在棋上所表現出來的內容相比於一個得道高僧或文人士大夫,更像是一個科學家、哲學家或者工程師,也一樣是人類的大智慧。時至今日,如果誰還非得要用「圍棋只能作為東方文化的精華產物,只能由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作為第一代表」這種狹隘的標準來衡量一切,其思想基本上還停留在鴉片戰爭以前,連近代史都沒過去。以及,這種狹隘標準的本身就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兼收並蓄、博厚淵卓的精神絕相違戾。
李昌鎬毫無疑問是影響世界圍棋歷史的著名棋手,除了給棋迷們帶來一盤盤值得學習借鑒的精彩棋局外,他的棋書「不得貪勝」也更是對世人的一句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