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圍棋資訊及轉帖

真實「二刀流」棋手芝野龍之介 棋手全新的生活方式

discuss pic 2021-07-26 21:46:05


真實「二刀流」棋手芝野龍之介 棋手全新的生活方式

  (文章轉自找借口安靜 微信公眾號)

  原址:https://news.yahoo.co.jp/byline/naitoyukiko/20210724-00249505

  摘自:Yahoo Japan

  作者:內籐由起子

  翻譯和整理:找借口安靜 我的本業也和圍棋毫無關係

  芝野龍之介二段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宣佈了自己就職的事情,並且還是每週上5天班的正式職員。棋手和正式職員並存是非常罕見的存在。芝野龍之介為什麼會選擇二刀流的生活呢?對此進行了採訪。

  去年4月,一力遼從早稻田大學畢業之後,就職於可以稱作是家業的河北新報社。在宣佈棋手和正式職員兼任之後令人世人震驚,但是在業界知道這是既定路線,所以大家都接受了這個事實。

  一力遼在小時候想要成為職業棋手,他的父親問了一力遼的師傅宋光復九段:「棋手和公司職員能不能兼顧」的時候,宋光復九段表示沒有問題。

  一力遼因為命運享受(?)成為了正式員工,但是芝野龍之介是自己想要就職。並且是在「Million Doubts」這樣一個遊戲公司上班,和圍棋毫無關係。

  芝野龍之介在公司是一名工程師,雖然還是優先對局,不過每週保證5天的出勤。

  當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時候,芝野龍之介表示:「有點漠然,然後對未來有些不安,所以我選擇了就職」。

  芝野龍之介在小時候就喜歡圍棋,很快就想要成為職業棋手。小學5年級開始到「洪道場」學棋。而他的弟弟芝野虎丸,是「順帶和哥哥學棋」,於是一起去學棋並且都成為了職業棋手,然後在19歲那年成為了最年輕的名人。

  但是芝野龍之介並沒有滿足於成為職業棋手。

  芝野龍之介是在19歲那年成為了職業棋手。之前每年都參加了職業棋手考試,但是又一年因為要考大學所以沒有參加考試所以沒有參加職業棋手考試。最後進入了東京理科大學,然後還成為了職業棋手。

  就在那個時候,也就是成為職業棋手之後,芝野龍之介就想到了自己未來的樣子:「順勢去大學讀書,然後迷迷糊糊地就職」。就職只是為了穩定自身。並沒有覺得一名職業棋手就職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在就讀於大學的2020年6月,正處於「有點漠然,然後對未來有些不安」的時候,「Million Doubts」的社長問了芝野龍之介想不想到公司上班的事情。

  「Million Doubts的社長在10歲的時候的開發遊戲,對強大的人認為有以下幾大特點:

  1。 對數字敏感,有邏輯性

  2。 不因為運氣而左右

  3。 不會責怪別人

  如果能在這個遊戲中排名靠前的話就能成為錄取候選人,而芝野龍之介身為職業棋手,帶著這樣特殊的資格受到格外關注。

  芝野龍之介花了3個月之後,進入了這個遊戲的排名前列。10月份開始以「業務委託」的形式,每週出勤3天。

  芝野龍之介表示,公司裡面都是:「都是奇奇怪怪的人,社長是最奇怪的人」。

  公司裡面有15個人,其中有從東京大學肄業後成為了項目經理,從東京大學畢業之後到了金融廳上班,然後跳槽到這裡,還有兩位門薩俱樂部的會員,還有東京大學醫學部的學生。

  芝野龍之介本來就除了圍棋,他還很擅長打遊戲。

  芝野龍之介在桑名七番棋(圍棋、將棋、奧賽羅棋、國際象棋,動物將棋,西洋雙陸棋和五子棋)中排名世界第一,在圍棋Quest裡面,排在30萬名玩家當中的第1名。

  芝野龍之介表示:「學各種遊戲真的很有意思,被五子棋的定式,然後看看將棋軟件,感覺時間不夠用」。

  今年4月,芝野龍之介成為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Million Doubts這一次花了4個月的時間開發了一款桌游遊戲,一般公司要開發2~3年的時間,這一次可以說是非常迅速。芝野龍之介也參與了這個遊戲的企劃。

  芝野龍之介表示:「自己能做的事情變多之後確實很高興,不過我就想自己如果能編程的話就好了。這方面我完全是一個入門級」。

  如果自己掌握很多東西,那麼自己的人生就此相輔相成,人生就能變得更加豐富。但是芝野龍之介說:「不過我很難說清楚這能不能和幸福掛勾」。

  在各種遊戲都花了1000個小時,但是在這當中最有意思的還是圍棋。因為圍棋是最複雜的遊戲。

  芝野龍之介認為,與其自己下棋,不如向圍棋界以外的人普及會更好。身為職業棋手自己只要做任何事情,都能對普及圍棋起到影響。

  圍棋普及正是芝野龍之介最想做的事情,每週六和週日參加圍棋的活動和比賽,然後還參加圍棋的練習會,非常忙碌。

  芝野龍之介就這樣一位致力於圍棋普及的職業棋手。

Powered by XOOPS © 2001-2020 The XOOPS Project